Linux系统应用--udev语法详细说明
文章摘要:
udev是Linux(linux2.6内核之后)默认的设备管理工具。udev 以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,通过侦听内核发出来的 uevent 来管理 /dev目录下的设备文件。
操作符 匹配或赋值 解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== 匹配 相等比较
!= 匹配 不等比较
= 赋值 分配一个特定的值给该键,他可以覆盖之前的赋值。
+= 赋值 追加特定的值给已经存在的键
:= 赋值 分配一个特定的值给该键,后面的规则不可能覆盖它。
键值说明:
ACTION: 事件 (uevent) 的行为,例如:add( 添加设备 )、remove( 删除设备 )。
KERNEL: 内核设备名称,例如:sda, cdrom。
DEVPATH:设备的 devpath 路径。
SUBSYSTEM: 设备的子系统名称,例如:sda 的子系统为 block。
BUS: 设备在 devpath 里的总线名称,例如:usb。
DRIVER: 设备在 devpath 里的设备驱动名称,例如:ide-cdrom。
ID: 设备在 devpath 里的识别号。
SYSFS{filename}: 设备的 devpath 路径下,设备的属性文件“filename”里的内容。
例如:SYSFS{model}==“ST936701SS”表示:如果设备的型号为 ST936701SS,则该设备匹配该 匹配键。
在一条规则中,可以设定最多五条 SYSFS 的 匹配键。
ENV{key}: 环境变量。在一条规则中,可以设定最多五条环境变量的 匹配键。
PROGRAM:调用外部命令。
RESULT: 外部命令 PROGRAM 的返回结果。例如:
PROGRAM=="/lib/udev/scsi_id -g -s $devpath", RESULT=="35000c50000a7ef67"
调用外部命令 /lib/udev/scsi_id查询设备的 SCSI ID,如果返回结果为 35000c50000a7ef67,则该设备匹配该 匹配键。
$kernel, %k:设备的内核设备名称,例如:sda、cdrom。
$number, %n:设备的内核号码,例如:sda3 的内核号码是 3。
$devpath, %p:设备的 devpath路径。
$id, %b:设备在 devpath里的 ID 号。
$sysfs{file}, %s{file}:设备的 sysfs里 file 的内容。其实就是设备的属性值。
例如:$sysfs{size} 表示该设备 ( 磁盘 ) 的大小。
$env{key}, %E{key}:一个环境变量的值。
$major, %M:设备的 major 号。
$minor %m:设备的 minor 号。
$result, %c:PROGRAM 返回的结果。
$parent, %P:父设备的设备文件名。
$root, %r:udev_root的值,默认是 /dev/。
$tempnode, %N:临时设备名。
%%:符号 % 本身。
$$:符号 $ 本身。
自动挂载示例:
# 如果设备名称不是以sd开头的,跳转至结束位置
KERNEL!="sd*", GOTO="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"
# 子设备名称:硬盘的子设备名称为block(块设备)
SUBSYSTEM!="block",GOTO="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"
# 调用外部命令(查询设备ID),%N临时设备名
IMPORT{program}="/sbin/blkid -o udev -p %N"
# 查询环境变量
ENV{ID_FS_TYPE}=="", GOTO="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"
# 如果卷标不为空,则设置目录名称为卷标
ENV{ID_FS_LABEL}!="", ENV{dir_name}="%E{ID_FS_LABEL}"
# 如果卷标为空,则设置目录名称为指定值
ENV{ID_FS_LABEL}=="", ENV{dir_name}="Untitled-%k"
# ACTION表示事件动作,add表示添加设备
# 如果为添加设备时,设置挂载选顶
ACTION=="add", ENV{mount_options}="relatime,sync"
# 如果文件系统为FAT格式时,设置挂载参数(编码,掩码)
ACTION=="add", ENV{ID_FS_TYPE}=="vfat", ENV{mount_options}="iocharset=utf8,umaskk=000"
# 如果文件系统为FAT格式时,设置挂载参数(编码,掩码)
ACTION=="add", ENV{ID_FS_TYPE}=="ntfs", ENV{mount_options}="iocharset=utf8,umaskk=000"
# 创建挂载所需要的目录
ACTION=="add", RUN+="/bin/mkdir -p /mnt/udisk/", RUN+="/bin/mount -o $env{mount_options} /dev/%k /mnt/udisk/"
#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 如果是卸载设备时,并且目录不为空时,卸载卷标,并删除目录
ACTION=="remove", ENV{dir_name}!="", RUN+="/bin/umount -l /mnt/udisk/}", RUN+="//bin/rmdir /mnt/udisk/"
# 脚本结束标标签
LABEL="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"
参考文档:
http://233.sh/2016/07/21/pi-mount-udisk/
https://www.cnblogs.com/fah936861121/p/6496608.html